`

童谣(转)

阅读更多

	自从有了爱女之后,每每吻着小女胖嘟嘟的粉脸,哼唱着从小依稀记得的歌谣时,那
久远的儿时岁月,就又悠远的浮现在心头。

  葡萄藤下的夏夜小院,繁星满天,和表兄弟姐妹们躺在院子里露天的凉席上嬉闹,外
婆则摇着蒲扇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,赶蚊子,在艾草的气息里,在盛开着夜来香的花丛
边,为我们轻声哼唱,“小小子儿,坐门墩儿,哭着喊着要媳妇儿。要媳妇儿干吗呀?点
灯,说话儿;吹灯,做伴儿;明天早晨给你梳小辫儿。”、“小耗子儿,上灯台;偷油
吃,下不来;吱儿吱儿吱儿的叫奶奶,奶奶拿个包子哄下来。”,或者,“拉大锯,扯大
锯,姥姥家,唱大戏。接闺女,请女婿,小外孙子也要去。背着也不去,抱着也不去,叽
里咕噜滚着去。”和着外婆有板有眼儿的念唱和韵调,一首接一首的,听得我们如痴如
醉!

  有时即使重复了,我们也不会厌烦,总会嚷着要求外婆:还听,还听!一直能闹到半
夜。

  这时,外婆却不能再唱了,呼扇着蒲扇,威严的喝令我们:都闭上眼睛!睡觉!
或者突然传来很急的叩打门环的声音,是哪家待产的媳妇又要快生了!主家男人急急的来
了请外婆去。外婆早早跟外爷从医,是方圆享誉很好的接生婆呢!不知为什么,那时的印
象,女人生孩子总在半夜。外婆披了衣服就出去,来接外婆的人立刻知趣的拎了药箱跟在
后面。有时坐自行车去,有时独轮车,有时也骑驴。我们那里近靠大巴山,好多山民来的
时候都使唤的是驴。弯弯曲曲的山路,深一脚浅一脚,也只有靠驴的脚力了!

  若逢着村里有人嫁娶媳妇儿了,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就跑前跑后的围着新媳妇儿唱:
“丫头丫,会看家;偷老米,换芝麻;芝麻细,油炸蜜;枣儿糕,热火烧,撑着丫头叫姥
姥。”羞得新媳妇儿更加局促,只有拿糖来粘我们的嘴!若是村里的闺女嫁到外村去,我
们又唱:“二月二,接闺女儿,走路浑身不得劲儿,搬个板凳儿我坐会儿。点个火,抽袋
烟,问你婆婆住几天?多了一个月,少了二十天!”——唱的姑娘更加难过了!离娘泪又
多流了一串儿!
  
  村里有一个北京来的女知青,后来她们那一伙儿都返京了,就她没有。还留下跟我们
村的一个小伙子结了婚,有了娃儿。她的童谣用京白唱起来尤其好听。当她坐在门墩上给
她家娃唱歌的时候,我们都跑去一块儿听,逗弄她的宝宝。她很高兴,也就很喜欢和我们
在一起。

  她的公公婆婆很能干,但也是村里出了名的厉害人。有时候她在公公婆婆跟前受气
了,我们这些小人精就替她出气:“十冬腊月大雪降,老两口子争热炕。老头儿要在炕头
睡,老婆儿不让不让偏不让!老头儿拿起炕笤帚,老婆儿抄起擀面杖。老两口一直打到大
天亮,结果谁也没捞着睡热炕”,尤其给她婆婆的: “猪八戒他妈,会耍叉;洗脚水,熬
倭瓜;干窝头,一嘴儿仨;老咸菜,大把儿抓”,气得她公公婆婆旱烟袋儿抽得“叭叭”
的,就是还不上嘴!又不好和孩子治气,就责怪媳妇儿不该教我们这些。而她只是抿嘴
笑——她的丈夫是很疼她的。后来她就留在我们村当了民办老师,到老儿了也没回去。
“糖瓜祭灶,新年来到;丫头要花儿,小子要炮;老头儿要顶新毡帽”—小的时候,没有
比过年更大的事情了!过了腊八就是年。腊八一过,年味一天浓似一天。我们眼巴巴的看
着外婆把核桃、花生、糖果、桃酥、糍粑、熏肉、米花糕、江米条这些好吃的东西吊到梁
上。够不着,只好舔着嘴唇安慰自己: “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”。

  好不容易熬到腊八了,我们跟着外婆,端着腊八粥,自己吃,也给院子里的树吃。看
着外婆把香喷喷的腊八粥倒在树根上,我们在院子里跳大绳,“数年”:“腊八粥喝几
天,哩哩啦啦二十三;二十三,糖瓜粘;二十四,扫房日;二十五,冻豆腐;二十六,去
买肉;二十七,宰公鸡;二十八,把面发;二十九,蒸馒头;三十儿晚上熬一宿,大年初
一满街走”——那欢乐的气氛,别提有多热闹了!外婆笑眯眯的,说,过年的“年劲”
儿, 全让我们这些小孩给哄起来了!好啊,预示着人畜兴旺!有时就和着我们一起哼。这
时,孩子们是玩疯了,就算追的满院子鸡飞狗跳,也不会招来大人的责怪。

  长大了,儿时的歌谣就离自己远了,本以为忘却了,谁知将爱女一抱到怀里,那些熟
悉的歌声,竟又不期而至飘在耳际!一开口,琅琅而来,仿佛从未疏离过!

  坐在异国的咖啡店里,哼着小时的歌谣轻哄爱女:“槐树槐,槐树槐,槐树底下搭戏
台。人家的闺女儿都来了,我家的闺女儿还不来。说着说着就来了,骑着驴,打着伞,光
着屁股挽着纂儿!”

  一屋的黄头发都静下来了,听一个陌生的东方女人,唱她遥远的、故国的情歌!

http://www.dawanews.com/detailartical.asp?articalid=802
http://www.douban.com/review/1085692/

 
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